拓胜浸入式IT培训更加需要主动学习性,说实话我在拓胜可能是学习最磨叽的学员了,从3月份入学到11月份才开始投简历,一共8个月,跟4个月的标准课程来看我的学习进度可谓是其他人的1/2。
拓胜浸入式IT培训更加需要主动学习性:
尤其是在阶段一的项目上,别人用2周完成的项目我用了1个月才看懂代码,再用1个月自己敲代码,当然其中包括各种请假之类的,总之,我承认我的学习方法并不科学,但对我来说确实有效,因为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对排队叫号系统总算有了比较深刻的认知,以至于在后面新同学问我时我能暂时充当“老司机”——尽管“老司机”的牌照不一定可靠。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思维方式的转变,这是作为一个程序员最为重要的核心,比如如何把一个问题拆分成多个小问题,降低小问题之间的耦合性。
另外,同学间的相互讨论和交流也是很重要的,我之所以在第一阶段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来学习也是吃了这一方面的亏,老师和助教确实能帮你解决问题和Bug,但由于他们看待问题的起点比你高,他们给出的解决方式不一定能让你很好消化,这时和你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同学与你一起分析问题、探讨和排除Bug的过程会让你对这个知识点印象格外深刻,以至于在后期你可以举一反三。
我在6月份之前所处的教室由于比较安静,直到后面来了新同学,助教也认为课室稍微热闹一点才好,于是在作为“老司机”帮新同学找Bug的过程中,我对原本并不自信的内容开始有了新的认知和更为深刻的体会。
面试时有时会在笔试题上问到算法,在拓胜学习过的算法有:冒泡算法、迭代、递归等,其中笔试最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冒泡算法,如果问得深一点,就会问算法的复杂度,我也遇到过问类似于深度遍历和广度遍历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比较专业,一般非计算机专业的并不会问到该类问题。此外,斐波那契数列也是常常出现的题目,这些在拓胜都有学习过,
其次比较注重的就是数据库了,大多数公司都会选择问Oracle,笔试时给个例子要求写出建表一些复杂查询(如找出某公司某部门工资范围为多少的男/女性职员);这个相信很多人看到此类题目脑中都有一个大概的模样,但要真正写出SQL语句还是有困难的。而且数据库的设计一般软件开发常用的是PowerDesigner,因为其图形化的表-表的属性和外键关联一目了然,在项目设计的初期格外重要。
再者就是java的一些核心技术了,比如线程同步和通讯,session和cookie,String和StringBuffer,HashMap,如何防止恶意请求等等,这些考察的是基础知识,绝对不能在这方面表现出犹豫和不确定,就算回答不全面,也要让面试官知道你真的知道这些,虽然一时没有答完整。对此在拓胜学习时进行的模拟面试和分享的面试宝典简直就是练级神器了(所以大家进行模拟面试的时候还是多问一些技术题,因为这是关系到你是否在面试官面前树立一个合格程序员的形象)。
此外,有些面试官挺在意每个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问排队叫号系统,普遍的做法是按序排队,有的面试官却问到如何处理网上预约和VIP问题,这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人是在大厅的取号机取的号,有的却是在互联网等其他地方预约,银行也常见白金VIP等贵宾用户存在,那如何将这些人“插队”?(这个问题我也没得出个比较合理的方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私下讨论一下),这是不错的加分。
这个世界上没有全能的人,只有肯学习的人,在面试官面前回答不出问题并不是特别糗的事,只要保持虚心好学的形象,面试官还是很乐于接纳初学者的,毕竟每个大牛都是从一个好学的初学者走过来的。我们在拓胜学习的内容可能很有限,甚至我们自以为很了解的三大框架在某些企业面前可能只是“菜鸟玩意”(大部分服务外包型企业都不要求对某一个框架特别精通,因为他们用的框架都不一定是三大框架),但是面对面试官提到的无法回答的问题,我们要表现出来的是“我愿意学习新的技术,请指教”,而不是紧张。
最后,个人对拓胜的培训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之后投简历大部分企业对于个人投出的没有明确的工作经历的并不感冒,但是对于培训机构的推荐还是给出了充足的信任,这方面拓胜真的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只要大家不负在拓胜的时光,拓胜这个包装盒也绝对不负大家的期望。
感谢所有老师的耐心指导和班主任们的辛苦关照,祝各位同学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